首页 >> 组工动态 >> 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

中共沧州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2017年任务清单

发文单位:     发布时间:2017/7/26 9:21:10     

中共沧州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

工作委员会2017年任务清单

 

2017年,中共沧州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紧紧围绕党建重点工作任务,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主线,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为抓手,在提高“两个覆盖”水平上求提升、在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上求突破、在加强骨干队伍建设上求创新、在活动经费、场所等工作保障上抓落实、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上求实效、在落实主体责任上求担当,以点带线、抓线促面,靶向施策、重点突破,实现整体跨越提升。

月份

工作任务

1月份

开展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排查摸底和复查复核工作,动态调整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底数。

2月份

1.建立工委成员单位联系点制度。市、县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每人联系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1个社会组织党组织,定点指导帮扶。

2.实行“每周一报告、每半月一排名、每月一通报”督查制度。

3月份

1.实行增量台账每周一统计、每月一调整的常态化调整更新机制。同时,实行减量台账三级审核复核制,先由乡镇(街道)初审,再由县委组织部、县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复审,最后由市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终审同意后,可减少底数。

2.利用工商登记筛查回访工作,分层分级做好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补充、完善工作,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并逐步开展“三个同步”信息采集、整理工作。

3.与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研究落实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等5部门《关于落实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的通知》的具体实施办法,落实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

4.电话抽查100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情况,并就抽查结果编印《通报》下发各县(市、区)。

4月份

1.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根据领导干部包点到户安排,每位县级领导分别建立1个非公企业和1个社会组织党建联系点。其他领导干部每人主动建立一个帮扶点,帮助企业做好推荐入党对象培养等工作,同时参与、指导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开展好组织活动。

2.指导乡镇党委建立党建工作站,加强与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联系,对未建立联系点的企业或组织,选派党建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力争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3.建立党务工作者后备人才储备库。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从团组织负责人、生产经营骨干、大学生村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干部中,择优选配党组织书记。

5月份

1.制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发展实施细则》和《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管理办法》。

2.采取专项列支、党费支持等办法争取必要的经费支持。

3.进一步规范党费收缴工作,督促党员自觉、按时、足额缴纳党费。

4.研究各地发展党员比例,拟定具体发展指标。

5.探索积极分子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把企业和组织的优秀分子培养成群团组织积极分子,把群团组织积极分子发展成为党员,形成良性循环。

6.电话抽查100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情况,并就抽查结果编印《通报》下发各县(市、区)。

6月份

1.对标福建、厦门先进省、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学习借鉴“互联网+党建”模式,推进我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2.总结上半年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分析上半年“两个覆盖”完成情况,根据通报情况,对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大的县(市、区),派驻专门督导组,指导分析原因、查找不足、拿出整改措施。

3.50人以上非公企业和30人以上的实体性社会组织未建立党组织的,实行挂图作战,建账销号制度,力争实现党组织组建率100%

4.组织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引导他们开展各类党员活动,通过亮牌示范、党员诚信店、“筑树促”等载体平台,使党员星在一线闪耀,党旗在一线飘扬。

5.电话抽查100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情况,并就抽查结果编印《通报》下发各县(市、区)。对连续3次排名后3位的县(市、区)进行约谈。

7月份

1.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2.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提倡党群活动一体化,通过设立“党群微心愿”专栏,开展志愿服务、帮扶慰问等活动,努力实现企业党组织活动与企业文化活动、关心关怀职工群众相融合。

3.抓好党员出资人(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工作。各级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主动对接、积极引导动员党员出资人(负责人)主动担任党组织书记。

4.建立“帮扶帮带”机制(即带动能力强的党组织帮带无党员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单独组建的党组织帮带联合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员骨干帮带培养对象),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

5.电话抽查100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情况,并就抽查结果编印《通报》下发各县(市、区)。

8月份

——

9月份

1.举办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按照市重点调训、县兜底培训的安排,举办3-5期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观摩等方式,提升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水平。

2.按照“六有”标准加强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开展“五送”活动。

3.逐步推行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活动场所与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以及农村社区等党组织活动场所共享共建机制。

4.综合园区党委建设。调研省级以上工业(开发)园区企业党委或党建工作站建设情况,查看专职或兼职党建指导员党建工作情况,检查园区党建工作落实情况。

5.电话抽查100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情况,并就抽查结果编印《通报》下发各县(市、区)。

10月份

1.探索推行“新三会一课”(即党企联席会、党群联心会、组织联合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让党员都过好组织生活。

2.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推行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度,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3.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窗口,佩戴党徽、亮明身份等方式,引导党员履职尽责,干事创业。

11月份

1.建立市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直接联系点。

2.选定10家非公企业和10个社会组织作为党建帮扶点。

3.选树一批党建工作先进典型。

4.电话抽查100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情况,并就抽查结果编印《通报》下发各县(市、区)。

12月份

1.组织召开全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述职评议会议。

2.核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底数,更新相关数据,做好与全市党统台账对接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