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传递 >> 组工文件

基层组织建设情况通报(第11期)

发文单位:     发布时间:2004/6/22 16:14:21     

献县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层次问题新途径

一、实施“订单培训”解“提质”难题。献县始终把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素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头戏来抓,为改变过去农村干部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外出参观等培训形式造成的组织难、费用高、讲什么学什么、收效甚微的弊病,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该县成功探索出一套以需求为导向开展“订单培训”的新方法。农村干部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县委组织部“点菜”,“菜谱”分为农村政策法规、种养殖技术、市场经济知识、“一号文件”解读、农村实用技术等八大系统。县委根据农村干部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农业、林业、司法、农工等部门的业务骨干进行备课,并成立宣讲团,变“上县培训”为“下乡培训”,巡回到各乡镇授课。截至目前,该县通过这一形式已培训农村干部3200余人次,提供致富信息40多个。高官乡是小枣种植专业乡,但受枣贱伤农的影响,村民亟需提高小枣品质。于是县委派出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到该乡大力讲解小枣无公害管理,使村干部们又增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近日,该乡刘尚村被命名为“河北省果品增收工程示范村”。
    二、打造“黄金搭挡”化“协调”难题。近年来,献县部分村“两委”干部出现了“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不协调现象,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献县县委充分利用电教入村、干部入户等多种形式,对《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进行广泛宣传,并大力实施“一制三化”工作机制,使农村基层干部对党支部、村委会的地位、作用、职责和相互关系等有了具体深入的了解。同时,还以乐寿镇田庄、张村乡大王庄等10个村党支部作用发挥较好、“两委”关系协调的村为先进典型,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农村干部。为进一步完善落实民主决策,该县建立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通气”制度、工作运行制度等,规定各村每月召开一次班子会,村党支部向村委会通报近期工作情况,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汇报请示工作,对于农业结构调整、宅基地发放、兴办公益事业等重大问题,要求必须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实行民主决策。通过这一措施,促使农村“两委”干部在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出现了一大批配合默契的两委“黄金搭挡”。张村乡大王庄村以前“两委”关系不协调,村里公益事业无人过问,造成全村吃水难、行路难,群众怨言很大。通过县乡一系列整合措施,“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得到增强,去年以来,投资20万元新打深机井2眼,投资40万元铺设柏油路面2.5公里,并带领群众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受到村民的普遍拥护和欢迎。
    三、采取“多管齐下”破“选人”难题。目前农村党员老化、后继乏人问题给农村党支部选人带来了挑战。针对这一问题,该县大胆探索和实践,大力推行聘任、回请、下派,自荐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因村制宜选人才,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退伍军人、离退休教师、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国家机关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原籍任职。通过这一措施,先后有140余名国家机关干部、离退休教师等回村任职,使83个瘫痪散班子得到了整治,提高了村班子的整体素质。十五级乡连马村由于家庭派性严重,治安混乱,各项工作很难开展,该村在乡中学任教的马树涛回村任职后,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强和社会关系多的优势,带领干部群众先后投资50万元硬化了村中路面,种植速生杨500亩,发展养羊、养牛2000多只,建成了酒用葡萄种植示范园区,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600余元,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
                                                          

(根据献县组织部上报材料整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