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百年党史 沧州记忆

黄骅烈士传略

发文单位:     发布时间:2021/5/26 17:47:12     

黄骅烈士传略

 

黄骅,原名黄金山,乳名春生,学名为有,1911年2月2日出生在湖北省阳新县良上村一个雇农家庭,1937年为便于做新军的工作而改名黄骅。 1943年6月30日,由于叛徒邢仁甫指使冯冠奎行刺,黄骅在冀鲁边区新海县今黄骅市大赵村不幸遇难,年仅32岁。

黄骅自幼失去了父母,靠嫂子柯九菊抚养。由于生活所迫,七八岁就给地主放牛,小小的黄骅受尽了地主的欺凌。1920年前后,外村的柯汉卿先生来良上村办学,黄骅进了学堂。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深得先生的赏识和同学们的赞扬。但由于家境贫困,只读了两三年书,不得不中途辍学。黄骅失学后,在本村地主黄志祥家做工。黄志祥为教自已两个儿子读书,请有专馆塾师,黄骅利用挑水、劈柴、做饭的间隙,挤时间去旁听,晚上学习到深夜,文化水平提高很快。

1925年秋,黄骅跟江西瑞昌的一个木匠吴师傅学木工。吴师傅在良上村,晚上常给村里人讲《岳飞传》和洪秀全领导农民起义的故事,这些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和动人事迹,在黄骅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从师学技(学木工)的过程中,黄骅跟着师傅走乡串户,增长了不少见识,从师傅口中明白了很多道理,因而萌发了爱国救民的思想。

1924年,在南京、武汉等地求学的阳新县曹壮父、罗伟、柯松涛等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7月,肖楚女在曹壮父陪同下,在阳新点燃了工农革命运动的火种。8月,首届中共阳新县委在县城成立。9月北阀军攻克阳新,在阳新县委的积极帮助下,木港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党县、区党部,领导农民打倒土豪劣绅。年仅15岁的黄骅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便邀请几个少年赶往木港区党部,找到负责人柯松涛,坚决要求参加革命。柯松涛让他们把少年儿童发动起来,建立儿童团。不久,在黄骅组织领导下,良上村及其周围的桂家村、凤凰村、樟门、上建坪、塘畔、竹林等村庄联合成立了儿童团,黄骅被选为儿童团长。黄骅从小受过苦难的磨炼,性格刚毅,不怕困难,他肩扛红缨枪,发放革命传单,没收土豪财产,站岗放哨,传递情报,样样工作总是干在别人前头,有一股子虎劲。

1927年7月中旬,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随之夏斗寅率部窜入阳新一带清乡,对革命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阳新县委的主要负责人罗伟、柯松涛先后殉难。从此,阳新的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白色恐怖吓不倒真正的革命者,机智勇敢的黄骅在一天晚上,用石灰水在几个村的墙上书写了“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军阀”、“为死难烈土报仇”、“共产党万岁”等标语,鼓舞了群众的斗志,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28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特派员吴致民到阳新、大冶一带开辟工作,重建了阳新县委。黄骅很快又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秘密参加了赤卫队。为扩大党的影响,赤卫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宣传活动。黄骅为做好县城的宣传工作,动员进城的群众将标语、传单、革命歌曲等带进城内。有人出城砍柴,黄骅带着宣传品塞进他们的柴草里,还经常将宣传品捆绑在木板或竹筏上,放入富河,顺流入城。

恶劣的环境,艰苦的工作,更加坚定了黄骅革命到底的信念。1929年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1930年5月,彭德怀率领红军主力——第四纵队,来到鄂东南的阳新、大冶、通山等地,黄骅带头要求参加红军。当批准后,他高兴地回到良上村向兄嫂告别,向乡亲们告别。在黄骅的带动下,不足60户的良上村,就有14名青壮年参加了红军。

黄骅参军后,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考验,成为我军优秀的指挥员。他从司号员、勤务员很快成长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以后又担任了团参谋长、总支书记等职。1936年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黄骅进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红大工作,任干部团政委。

1937年,黄骅从红大调到山西,任晋西南游击支队支队长。1938年8月,黄骅任晋西南边区党委军事部长,同时兼任一一五师晋西支队副支队长(晋西支队又称决死队,也称陈支队)。

1939年12月初,黄骅得知顽固派阎锡山在秋林的反共言论及其阴谋活动,便明确指出:“这就是突然事变的到来。”他急令部队做好战前动员,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果然第二天就拉开了战幕。黄骅指挥所属部队,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疯狂进攻。

1940年4月,黄骅调任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三分区司令员。1941年7月,调冀鲁边区任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

1942年春,侵华日军为了巩固其后方,对我敌后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加之连续几年的严重自然灾害,边区抗日军民的处境十分困难。这年秋天,我军宿营在宁津县的张大庄,被敌人包围。黄骅命令警卫连用机枪掩护部队突围。在战斗的紧要关头,机枪突然发生故障,关键时刻,黄骅不顾个人的安危,纵身跳进“抗日沟”,随手拔出二十响匣子枪,向敌人猛烈射击,并大声命令:“机枪快撤,我掩护!”我军终于安全转移。

1943年1月,我边区部队经连续作战后,黄骅率部驻在庆云县严家务一带,准备在这里休整,让广大指导员过个春节。不料被汉奸告密,第二天拂晓,我军被敌包围。大敌当前,黄骅镇定自若地指挥部队突围。他命令一个骑兵排向村西北方向冲击,把敌人的火力吸引过去,同时,他亲自指挥刚起义尚未换装的一支伪军为先头部队,向村东北方向突围,巧妙地运用“声东击西”迷惑战术,经过浴血奋战,冲开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

黄骅不仅是我军一名智勇双全的指挥员,而且是一个开展敌伪军工作的能手。他在山西的时候,为争取阎锡山旧军成为新军,对旧军士兵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启发,要他们做一个有良心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在新军中深得众望。他在冀鲁边区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争取伪军部队约六七百人投诚,分化瓦解了敌人,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

黄骅由一个红军战士成长为领导干部,他的职务变了,但从不以“官”自居,从不搞特殊化。1941年到1942年期间,由于频繁的战斗和艰苦的生活,身体本来就很虚弱的黄骅病倒了。当组织上安排他在新海县狼坨子养病时,他可以享受一些照顾,吃“保健饭”,但他坚决不肯,仍和战士们吃一样的煮玉米和煮黄豆。黄骅爱吸烟,但不吸纸烟,不用火柴,用火石打火。战士们风趣地说:“司令员比我们‘特殊’的地方,就是常年戴着一副眼镜,喜欢吃辣椒。”

黄骅经常教育干部和战士:“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老百姓,老百性比我们吃得还差,要时刻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边区部队菜金很少,每人每天不过一角五分钱。在这种情况下,他常对爱人说:“我们的生活比老百姓好多了,我们要省下一点钱粮去接济苦难的同胞。”有一次黄骅在宿营地发现一户群众揭不开锅,他马上派炊事员送去柴米。

黄骅穿着极为朴素,和战士一模一样。当时,行军打仗极为频繁,很费鞋子,他的布鞋补了又补,一双鞋穿了一年多还舍不得丢掉。

黄骅除了指挥打仗外,还不辞劳苦,深入调查研究。他常去饲养班、炊事班,问战士生活有没有困难。1942年,有段时间机关的伙食搞得不好,黄骅就深入炊事班,当了一个星期的司务长,在他直接而又具体的指导下,生活有了改善,干部战士们都很满意。

黄骅有两匹马,但个人经常不骑,一匹驮东西,一匹让给伤病员骑。他不仅得到指战员的爱戴,老百姓也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有什么事都愿意求他解决。有一次,我军住在盐山县马村,村中有一家婆媳吵架,吵得难分难解。这时有个乡邻说:“黄司令来咱村了,你们何不找他去解决。”婆媳俩一听,立即来找黄骅评理。黄骅热情地接待了她们,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她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黄骅刻苦学习的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他有一个用白铁皮做成的小箱子,同志们都称这是司令员的“学习箱”,里面装满了各种书籍,无论是在长途行军之后,还是在激烈战斗的间隙,无论在解放区,还是在敌占区,他始终坚持学习文化程度、政治水平、思想修养、军事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他亲自动手写请示报告、战斗经验总结、部队教育讲话,从不让别人代劳。黄骅的爱人顾兰青没有进过学堂门,红军长征经过四川时她参加了革命。黄骅为了提高她的文化水平,为党做更多的工作,有空就教她识字翻译电文、写日记。

黄骅对于战士的学习,也同样抓得很紧。他到冀鲁边区后,就发现司令部的文化学习不如政治部抓得好。为此他专门召开会议,给大家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他又要求干部带头学习。对股长们严格要求,谁不好好学习,就毫不客气地进行批坪,同时,自己带头执行机关每天学习两小时的制度部队的思想建设战斗素质有了很大提升

1943年3月,为加强冀鲁边区的领导力量,山东军区决定任命黄骅为冀鲁边军区司令员。1943年6月30日,军区司令部在新海县大赵村召开侦察通讯工作会议,研究敌情,部署侦察通讯工作,准备夏季攻势。参加会议的有军区司令员黄骅、参谋处长陆成道、二股副股长崔光华、军区政治部锄奸科长陈云彪、司令部作战股股长迟田、一分区侦通支站站长齐耀庭、参谋董兴根、二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刘金财、三分区司令部参谋迟麟兆。

会议进行到下午7时左右,军区手枪队队长冯冠奎(被收编的土匪头子),受叛徒邢仁甫的指使,带着11个贴身队员,从冯家堡赶到大赵村。他们骗过警卫,闯进会场开了枪,黄骅当场殉难,同时牺牲的还有陆成道、陈云彪、董兴根、崔光华等同志。迟田、齐耀庭、刘金财、迟麟兆负伤。警卫连闻讯赶到出事地点时,叛徒冯冠奎等人已跑出村外,钻入青纱帐逃走。

黄骅等人遇难,边区广大军民悲痛万分。为纪念黄骅的丰功伟绩。1945年9月,经山东军区批准将新青县(原新海县)正式命名为黄骅县。1953年3月,黄骅烈士的遗骸由黄骅县搬迁到济南市英雄烈士陵园重新安葬。

1988年6月30日,中共黄骅县委、县政府,为纪念黄骅烈士牺牲45周年,在烈士遇难的旧址许官乡大赵村,为黄骅烈士立了碑。纪念碑的正面刻有聂荣臻元帅亲笔书写的“黄骅烈士永垂不朽”八大字。

2014年,黄骅烈士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