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百年党史 沧州记忆

“党史学习”优秀心得体会文章

发文单位:     发布时间:2021/6/21 16:20:41     

编者按: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认真地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下功夫,用力气、求实效,一些同志按照学习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思、所得、所悟、撰写了心得体会文章。现择优予以刊发,以资学习借鉴。

 

怎么学和学什么

武金琢

百年党史怎么学、学什么?这是必须弄明白的两个问题,弄明白了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而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必须在四个方面下点功夫。

要在全面系统掌握党的百年历史知识上下功夫。党的百年史是一个整体,尽管其中分若干个不同阶段,但前后都是互相连惯的,决不能割裂开来学。比如,如果只学习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一段历史,不学习井岗山的斗争史,就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及其意义。因此,在学习百年党史的过程中,决不能只学其中的某些章节,更不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选学,必须全面地学,系统地学,从头至今地学。今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是对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进行系统学习的一本好书。通过学习这本书,有利于我们全面系统地掌握党的发展的完整脉络,有利于了解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有利于从中悟出一些深刻的道理,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励志、学史促行的目的。

要在把握百年党史上的几个重要关头上下功夫。按照党史学家的认识,认为在百年党史上有七个重要关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革命的失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遵义会议的召开、延安整风和七大的召开、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重要关头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在全面学习党的历史的基础上,应把这七个重要关头的历史知识作为学习的重点,认真探究分析形成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意义,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的发展历史的曲折性,更加深刻地汲取党领导革命的智慧和经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党的伟大和神圣。

要在从学习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上下功夫。党的百年战斗历程,既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也是一首气壮山河的精神赞歌。回溯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无不体现着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无不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这些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革命精神是党的宝贵财富。学习党的百年史,一定要把这些精神梳理出来,牢牢记在心中,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要在从学习百年党史中弄清“三个为什么”上下功夫。这“三个为什么”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三个问题是中国能走到现在的根本所在,其答案都蕴含在党的百年历程中,在学习百年党史中要深刻领悟这三个问题。弄清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从而更加信赖我们的党,更加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弄清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不断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从而更加坚定理论上的自信,更加自觉地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弄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更加增强制度和道路上的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加美好。

 

 

 

百年党史怎么学

武金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应积极响应,认真学习了解党的百年史,从中受到教育。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党的初心使命历久弥新,在这么多的内容中,怎样把握住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下边,根据自己学习党史的体会谈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要在弄清我们党是怎样走过来的问题上认真学,充分认识我们党道路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这方面,要通过学习充分了解我们党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党的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二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建立延安抗日根据地、进驻西柏坡、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学习党的百年史,牢牢把握住这些内容,就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得多么不容易,会倍加珍惜。

要在弄清我们党的三个伟大历史贡献上认真学,充分认识三个伟大贡献的重大意义,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党。这三个伟大贡献: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三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学习党的百年史,牢牢把握住这些内容,也就牢牢把握住了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流。

要在弄清党的理论的两个飞跃、两个理论成果上认真学,更加增强理论上的自觉性。第一次飞跃取得的理论成果,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创立的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取得的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牢牢把握住这些成果的内涵和内在联系,深刻领悟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也就把握住了贯穿百年党史的一条红线,会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党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要在弄清我们党为什么能上认真学,系统地学习党的宝贵历史经验,更加信心百倍地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比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路线,始终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从严治党的方针,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始终坚持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统战政策,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等。这些都是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根本所在。牢牢把握住党的百年历史宝贵经验,会更加认识到我们党的伟大,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更加充满信心和力量。

 

 

从党史中学什么

武金琢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目前一个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活动正在全面深入展开。那么,怎样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教育效果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明确学习的目的,弄清要从党的历史中学习什么?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

要从党的历史中学习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精神,铸就我们的信仰之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精神动力,这种信仰,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执着,是对“可爱的中国”英勇献身的无怨无悔,是共产党人的本。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继承革命先烈的意志,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矢志拼搏奋斗。

要从党的历史中学习共产党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夯实我们的思想之基。从学习党的历史中我们会体悟到,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更好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要从党的历史中学习共产党人心系人民、造福人民的崇高精神,更好地担当为民之责。人民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气。我们党之所以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是因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党史的字里行间,深刻回答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要从党的历史中学习共产党人应对危局困难、不断攻坚克难的精神,进一步增强斗争之力。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一路走来,依靠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众多人间奇迹。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把一代代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百折不挠的优秀品格发扬光大,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要从党的历史中学习共产党人自我革命、自强不息的精神,涵养清廉之风。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而且党的自我革命是全方位、全过程的革命,更是灵魂深处的革命。今天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更加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自我革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革命理想大于天

武金琢

学习党的百年史,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怀有崇高的革命理想,而且视革命理想高于天。

什么革命理想?这就是从《共产党宣言》中学到的,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终身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在党的一大宣言中一经确定下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理想?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过来仁人志士的曲折探索中看到,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等,这些西方的理论都不是中国强国富民的良药,只有马克思主义阐释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才能救中国,尤其是受到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社会主义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永不改悔的坚定信仰。

正是由于这个信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科学演化规律,从而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吸引着无数共产党人心驰之、神往之、践行之。

革命理想大于天,一旦在共产党人心中扎下根来,就会化作无一可征服的力量。就是在这个理想信念的火炬下,我们党广泛发动工农群众,敢于突击冲锋,成功推进了北代战争;就是在这个理想火炬下,幸存的共产党人掩埋了被反动派屠杀的同伴的尸首,拿起武器,走进山林,又投入新的战斗;就是在这个理想信念的火炬下,红军战士闯天险、战强敌、爬雪山、过草地,“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更坚,完成了彪炳人类史册的二万五干里长征;就是在这个理想信念的火炬下,党和人民用坚忍不拔、血战到底的气概,书写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民族壮歌,取得了抵御外侵的最终胜利:就是在这个理想信念的火炬下,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只用三年时间就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800万军队,彰显了什么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全国解放后,为实现社会主义的革命理想,中央几代领导人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途经,使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理想的旗帜更加鲜艳高扬,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牢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空前高涨。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真理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民的共同信仰,革命理想大于天,必将指引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越走越宽广。

 

他把革命火种播撒在沧州大地上

武金琢

讲到沧州党的历史,不能忘记一位老前辈,他就是沧州地区革命的先驱一一刘格平。

一、刘格平,回族,190488日出生在沧县大堤东村(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一个地主家庭。他的革命生涯,就是从对自己封建地主家庭的反叛开始的。封建剥削是几干年来压在中国农村劳苦大众头上的一把沉重枷锁。上个世纪20年代初,沧县大堤东村的劳苦大众开始了砸碎这一枷锁的斗争,而领头人竟是当地一户地主家中的"三少爷"刘格平。当时,在十分残酷的条件下,他深入贫苦农户中,发动组织农民群众,领导他们进行减租减息斗争。他用布蒙着脸,带领群众同他父亲进行坚决的斗争,迫使其减租减息;他组织长工开仓分粮济贫,并亲自站岗放哨……。这些故事,一直在运东地区广为流传,妇孺皆知。

二、1922年,刘格平在天津上学时,接触到共产党员张隐韬,在张隐韬的引导下,他通过学习《新青年》杂志等先进刊物和书藉,受到革命思想的教育熏陶,逐步认识到改造中国只有起来革命。这年9月,张隐韬等介绍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开始了革命生涯。

1922年冬,刘格平受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大堤东村,在进步青年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建了津南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一一大堤东团支部,由刘子芳任支部书记、王俊峰任宣传委员、刘景泉仼组织委员。在这之后,又在周边村发展团员,建立团组织,到1925年初,发展团支部和团小组10多个,团员50多名。

为加强领导,大堤东村团支部升级为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堤东工作委员会。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为津南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三、1925年春夏之交,他与张隐韬到河南国民军第二军第二师四旅史可轩部搞兵运工作,在国军中宣传马克思主义。11月回到津南,协助张隐韬在泊头宣布起义,成立津南农民自卫军,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北方领导的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张隐韬任司令,刘格平任参谋长。这支队伍以盐山县旧县镇(今干童镇)为中心,在盐山、乐陵、沧县、南皮、庆云一带与土豪劣绅和反动军阀进行斗争。由于敌强我弱和张隐韬同志的不幸牺牲,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共产党要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的思想,在刘格平心中扎下了根。

1925年冬,他又组织参与了天津暴动,组织工人武装,出其不意打击敌人,是我党在北方领导的一次较早的工人武装斗争。

四、19267月,刘格平经中共天津地委负责人于方舟、李季达介绍,在天津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9月受中共天津地委派遣,到津南沧州一带创建党组织。

他首先来到沧县二中(现为沧州一中),在进步学生中发展党员,并由此建立了沧州第一个党支部一一直隶省沧县二中党支部。之后,刘格平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泊头镇省立第九师范学校(现为泊头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深入到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进步学生中发展党员,建立了沧州第二个党支部。

两个学校党支部建立后,刘格平又到家乡大堤东村,将团工委的领导成员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创建了沧州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这三个党支部的建立,成为沧州革命斗争的三大中心。之后,他又深入到沧县、吴桥、故城、河间、庆云、盐山、献县等地建立党支部10多个。从此,津南地区的革命活动在党的领导下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五、19272月,为建立津南统一的党的领导机关,他与刘清廉、邸玉森、刘子芳4人创建了中共津南特委,由刘格平任特委书记,邸玉森任宣传委员、刘清廉仼组织委员,刘子芳任军事委员,坚持在津南一带发展党的力量,领导工农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刘格平领导中共津南特委开始着手建立革命武装,19283月,组织了庆云暴动,1934年春又领导了庆云马颊河暴动,虽然这些起义暴动因敌强我弱都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沧州的统治,严重动摇了其统治基础,在沧州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六、革命征途是艰辛的,刘格平曾于192419281934年三次被捕入狱,其中因1934在马颊河暴动中负伤被捕入狱,直到1944年才释放,他在敌人的监狱里一坐就是十年。他先后被关押在北平国民党三团、北京陸军监狱、北平军人反省院。敌人多次用残酷的刑罚折磨他,逼他放弃共产主义信念,供出“同党”,但他坚贞不屈,发出"宁把牢底坐穿"的铮铮誓言,以一个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多次领导狱中党员开展绝食斗争。刘格平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赢得全党的赞誉。

七、19444月,刘格平刚刑满释放,在与上级党组织还未重新取得联系的时候,他利用在天津二哥家休养的时间,开展了学生运动,并积极在工人和学生中发展了50多名青年团员、党员,为天津地下的革命斗争培养了一大批骨干。

19445月,刘格平找到党组织,恢复了组织关系。中共华东局派他到渤海区任党委副书记,参加领导了渤海区军民的解放战争和支前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他参加了全国政协的筹备工作,并先后在一些省和中央部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我国民族和统一战线工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刘格平就是这样,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战场,就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

八、19899月,这位饱经风霜己80多岁高龄的革命老人,重访他久别的革命根据地一一盐山。当时我正在盐山任职,有幸接待了这位传奇式的老前辈。他重访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关心家乡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指导意见。令人沒有想到的是,1992311日,这位可敬的老人与世长辞,这次回盐山竟成为他与家乡人民的最后告别!

刘格平逝世后,一些国家领导人为他题词,给予高度评价。谷牧题词:“杀头不折腰,气节高千古。”阿沛.阿旺晋美题词:“格平同志深受各民族的爱戴和尊敬。”赛福鼎.艾则孜题词:“刘格平同志是一位坚持原则的好同志。”费孝通题词:“为民族团结奋斗一生。”马文瑞题词:“格平同志为我党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钱正英题词:“格平同志是回族人民的革命先驱。”

按照刘格平本人的意愿和家乡群众的要求,经过中央批准,刘格平遗体安葬在他创建的津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地方一一孟村回族自治县大堤东村。为了用刘格平的革命事迹教育后人,村支部建立了刘格平同志纪念馆,现在己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格平当年播撒下的革命火种,早己在沧州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他的革命精神己经成为留给沧州人民的宝贵财富,刘格平同志永远活在沧州人民心中!

 

 

长征精神万古存

武金琢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人民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这是我在学习百年党史的过程中,通过认真学习《红军长征史》受到的深刻教育,得出来的深刻认识。红军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己经成为永远抹不掉的红色印记,这也驱使我在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一次次走进校园向青少年学生们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到,红军长征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历史。两万五千里,可谓步步是险境、处处关生死。在373天的长征中,中央红军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慨,不仅经历了大小600多次战斗,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而且翻越了陡峭险峻甚至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了激流汹涌、难以渡过的条条江河,穿过了沼泽遍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出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一层又一层、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他们顶寒风、冒雪雨,忍饥挨饿、遭冷受冻,甚至吃草根、咽树皮,经受了难以想象的千辛万苦,终于赢得了长征的胜利。这是人类创造的一大奇迹,是一曲胜利的凯歌,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历史丰碑,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是什么让这支队伍从一次次近乎毁灭的打击中转危为安?是什么照耀两万五干里的漫漫征程,将一段千难万险的艰辛路,化为地球上最绚烂的红飘带?这是我在学习中反复探求的问题。通过认真思考,一种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逐渐从我的脑海中清晰起来。

这就是,靠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强信念的精神。在长征路上,有这样一幕:大家手挽手,肩并肩,迎着狂风暴雨,踩着沼泽泥泞,高唱国际歌向着人迹罕至的草地深处进发。尽管红军战士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不知道长征的落脚点在哪里,不知是否能走出茫茫草地,但他们深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到达

这就是,靠的是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战斗极为频繁,物质极其匮乏,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英勇的红军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这是艰苦军旅中的一个情景:天上有敌机,身后是追兵,红军战士的背包上贴着白纸,写上生字,边行军边学文化。面对血与火的考验,笑对艰险,视死如归,气壮山河,勇往直前。这正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就是,靠的是大局至上、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长征路上,年龄大的带年龄小的扛枪,身体强的扶身体弱的前进,官兵平等,同甘共苦,一块干粮,辗转多人。生死关头,大家争相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无论是参加长征的各路红军,还是留守在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白区地下党组织,都以自己的战斗和牺牲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这就是,靠的是冲破教条、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遵义城里,一个20个人参加的会议,之所以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就在于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的开始。危急关头,拨正船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将中国的命运掌握在自已手中,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这就是,靠的是军民一家、血肉相连的鱼水精神。红军的一切都是为了群众,红军把翻身解放的希望带给了大众,而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许多难以想到的困难,也是依靠群众的帮助才解决的,人民把红军看成自己的队伍,《十送红军》唱出了人民的一片深情。

长征,就是这样成为积淀在亿万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成为彪炳史册的精神象征。它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长征业绩永垂不朽,长征精神万古长青!

 

实事求是是法宝

武金琢

通过学习党的百年史,从中感悟到,“实事求是”是法宝,它是贯穿百年党史的一条红线,一直是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指引我们党直面挑战,战胜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思想作风。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19401月,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于怎样引导中华民族获取解放之路时明确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再次强调了实事求是的观点。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又详细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内涵,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他认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194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书写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作为中央党校的校训。

从我们党的发展历史来看,革命事业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无不建立在实事求是之上。面对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地提出,共产党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枪杆里面出政权;面对中国革命道路怎么走,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地提出,坚持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面对如何发动农民起来革命,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地提出,必然实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面对抗日战争敌强我弱的形势,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地提出,抗日战争必须坚持持久战;面对解放战争中有人主张与国民党实行南北分治的论调,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地指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的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措施,如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国有制企业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特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无不闪耀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芒。

在此后改革开放的数十年间,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而这一切变化,都来源于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审时度势,科学决策,超越自我,砥砺奋进。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就不会有今日如此伟大的成就。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实现第二个百年梦想的今天,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每一个党员、干部更应该从百年党史学习中悟透精髄、汲取力量,切实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发扬光大。要把必须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修养,作为一种责任去承担,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投身伟大事业,以实事求是的追求去书写人生芳华。

 


让英雄精神永续

武金琢

最近一段时间,在学习百年党史的过程中,我认真学习研究了沧州的党史,並从中搜集整理了在抗日战争中,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把鲜血洒在沧州大地上的26位英烈的事迹,通过微信中的《每日一思》传给了大家。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不朽的民族之魂,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他们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汇成了沧州一部英雄的史诗。受英烈事迹的感动,有时候是在含着泪水撰写的,写着写着眼圈红了,写着写着眼泪不由自主地流出来了。撰写的过程,对自己是一种震撼,是一种教育,是一种激励,深感“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现在,回过头来把英烈的精神总结一下,愿与大家共同学习、继承和发扬。

要学习、继承和发扬英烈们勇于为国担当的精神。英烈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们都有一种"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伟大抱负,义无反顾地抛开家庭、离别了亲人,投入到了抗日救国的战斗之中,年龄最小的才十二岁,其中不乏女性。他们明明知道革命的道路非常艰险,正是由于这种敢于为国担当的精神,都把个人生死安危置之了度外。这种责任担当的精神能穿透时空,是激励后人走好人生之路的精神滋养。

要学习、继承和发扬英烈们甘于为国捐躯的精神。英烈们个个怀着“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在敌人的刺刀面前,在敌人的刑场上,表现得无所畏惧、英勇顽强。有的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有的与敌人拼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有的在刑场上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这是英烈们的初心使然,是初心中的最高精神境界。

要学习、继承和发扬英烈们对祖国无限忠诚的精神。英烈们无论是在冀鲁边区的浴血奋战,还是在冀中地区的拼死抵抗,都是对祖国最真挚情感的流露,都是国格和民族魂的凝聚。即使他们在被敌人逮捕的时候,一颗忠于祖国的心从来就没有改变过,无论敌人怎么用酷刑,他们都表现出永不变节的高尚情怀。在他们心里,永远是祖国第一,民族第一。

要学习、继承和发扬英烈们为国家血战到底的精神。抗日战争的环境非常残酷,英烈们是凭着一种血性顽强地与敌人作斗争。有的赤着膀子上阵,有的受伤不下火线,有的带伤与敌人搏斗,有的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图谱,民族英雄是这个图谱中的精神坐标”。常德善、王远音、杜子孚、石景芳、邸玉栋、孔庆同、郭庭芝、崔兰仙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他们以“为了祖国不惜血战到底”的凌云壮志,谱写了一部英雄的壮丽史诗。

英烈们在抗战时期表现出来的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心,无疑是人类崇高精神和宝贵品格的凝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走向未来的力量之源、制胜之本。

“薪火相传终有继,江山更待新宇开”。我之所以撰写这些英烈的故事,就是想让人们永远怀念他们、记住他们,传承好他们的基因,让英烈的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化作进行新的长征的伟大力量,努力夺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胜利!

 

 

共产党为什么能

武金琢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又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通过学习党的百年史,我们会从中悟出很多道理,但其中最重要的有四条:

一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指路明灯和思想武器,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且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环顾世界,没有哪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和精神旗帜,一个成熟的党,必定是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党,党的成熟首先是思想理论的成熟。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断地创新,使我们党的理论越来越成熟,从而指引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一步一步驶向胜利的彼岸。

二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把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正因为这样,我们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使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组织力和号召力,形成了最大的同心圆,凝聚起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什么样的困难也能克服,什么样的沟坎也能闯过,什么样的人间奇迹也能创造。人民有自己信赖的党,党有拥护自己的人民,鱼水相依,血肉相连,无往而不胜。

三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效治理国家能力的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探索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这套制度体系的优越性在于: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广泛的民主性,能够保持决策的科学性;具有超强的执行力,办事效率高;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优越性,既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调剂作用;具有规划的长期性和计划的连贯性,持续推动国家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四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英明领导人掌舵的党。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领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在百年党的历史进程中,从毛泽东同志到邓小平同志,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无不展现了高超的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政治智慧、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历史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百年党史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我们要通过百年党史的学习,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拥护、爱戴和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坚定不移地跟着党永远向前进!

 

 

历史的必然选择

武金琢

我们党在百年的征程中,为什么能够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学习党的百年史中,我们会感悟到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那么,为什么我们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史,从中就会悟出答案。

这是因为,我们党在实践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的内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百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顺利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主义。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作指引,就是因为得益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是因为,我们党在实践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的,强调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推动人类解放,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社会。正因如此,我们党一百年来,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都生动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鲜明品格。

这是因为,我们党在实践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不仅用实践的观点来看待世界、解释世界,而且强调用实践来改造世界,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正因如此,我们党在一百年的征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性实践结合起来,尤其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

这是因为,我们党在实践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正因如此,我们党在百年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重要保障。

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是我们党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的必然选择,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必然是这样。

 

 

 

自我革命葆先进

武金琢

通过学习党的百年史,从中认识到一个深刻道理,这就是我们党为什么始终能够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和活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既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历经风雨本色不变、不断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

回望我们党走过的路程,不管条件多么艰难困苦、形势如何复杂多变,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我们党在革命性锻炼中一次次摆脱危机,拨正航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具有创造力、疑聚力和战斗力。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召开古田会议,提出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办法,引领红军走向发展壮大。在长征路上,我们党召开遵义会议,批判和纠正王明的“左”倾主义路线,挽救了党,挽救了军队,走上了胜利道路。在延安时期,针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问题,我们党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党内出现的贪污、浪费现象和官僚主义问题,党中央开展了“三反”运动,经受住了执政的新考验。党的八大后,我们党进行普遍、深入的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使党风有了新的改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以极大的政治勇气纠正错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路线。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自身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先后开展了“三讲”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气和政治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不断在自我革命中强体魄、壮肋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为什么我们党能勇于坚持自我革命?根本在于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这就使我们党能够始终坚持刀刃向内,突出问题导向,以自我革命精神与一切危害党的健康肌体、消弱党的群众基础的现象作斗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与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之路。这不仅破解了自我监督这一国家治理的世界性难题,引领了伟大社会革命,也推动我们党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前进,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提高政治判断力

武金琢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我们的丰富精神财富,从中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有这样一条经验,使我深受启发,这就是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判断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紧要关头,要善于作出符合实际的政治判断,这对于正确制定方针政策,保证各项事业的成功极为重要。

在百年党史中,可以看到许多体现政治判断力的生动事例。比如,1927年,当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根据众多共产党人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沉痛教训,做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政治判断,有了这个正确的政治判断,才有了后来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

比如,1930年,在中央苏区,当有些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时,毛泽东同志有针对性地作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政治判断,后来苏区的发展和全国各地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比如,1927年至1934年在开辟中央苏区期间,以王明、博古为代表的中央左”倾机会主义领导者,一直主张走苏联“先武装夺取大城市,以大城市带动农村的革命道路。而毛泽东同志则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了必须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道路的政治判断,从而保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比如,1937年抗战初期,国内一些人中曾出现亡国论速胜论”两种判断。而毛泽东同志此时写出的《论持久战》,作出了中国的抗战必将是胜利的,但会是持久的”政治判断,并且作出了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的著名论断。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同志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比如,1987年,面对我国国情,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政治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为后来制定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使各项事业充满了活力。

比如, 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根据我国多年发展的实践,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并且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意味着我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时代。

正确的政治判断力来自哪里?通过学习党的百年史,可以从中悟出四条经验:

1、必须全面了解和把握实情。在作出正确的判断之前,必须作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行全面的情况分折,把实情弄清楚了,然后再根据事物的发展,作出正确的判断。从百年党史中不难看出,在这方面,中央许多领导给我们作出了良好的榜样。

2、必须把握科学的推理方法。事物往往多面而复杂,有时还示人以假象。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要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理过程。否则,则会作出片面、错误的判断,甚至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失误。从百年党史中不难看出,许多正确的政治判断,都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坚持正确推理的结果。

3、必须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有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作出判断,才符合实际,具有正确性。否则,必然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从百年党史中不难看出,我们党的许多政治判断都是基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度把握。

4、必须具有大的政治气魄。有些判断,往往会是对前人判断的否定,也可能这个前人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在这种情况下,敢不敢把自己正确政治判断亮出来,是对政治气魄的一种考验。从百年党史中不难看出,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井冈山时期,他的许多政治判断是冒着被撤职的危险提出来、坚持下去的,体现了一位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即使在基层工作,也会经常遇到一些需要及时作出政治判断的事情,每个领导干部都应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断力,从而把握大局,瞄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新征程,夺取新胜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一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武金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重温了多本党史书藉,重新受到了一次极为深刻的教育。为了和大家一起更好地学习党史,我将自己学到的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段历史的有关知识,分几个重要阶段加以浓缩、整理,简约地介绍给年轻的党员和干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0年,“五四”运动以后,当俄共了解到中国的一些爱国青年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及时派远东局的维经斯基等人来中国邦助建党,他们用半年多的时间,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先是协助李大钊建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然后又分别在上海、长沙、武汉、济南、广州、和旅日、旅法留学生中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共有党员50多人,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1921年,列宁推荐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中国指导召开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当时召开一大的主要热心组织者是李大钊、陈独秀等。商定每个小组推选两名代表参加一大,推选的结果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包惠僧,日本的周佛海被推举为代表,旅法小组因交通通讯条件不便,没来的及邀请(当时李大钊、陈独秀分别在北京、广州,因脱不开身参加会议,未能推选)。

  中共一大原决定于192171日在上海召开,因当时的交通条件很差,直到723日最后一个代表周佛海才赶到上海。一大在1921723日晚上开幕,到31日结束。为什么后来把建党纪念日定在192171日,是因为当时会议上没有留下任何资料,随着岁月的流逝,连当时参加会议的代表也记不清具体时间了,只记得是7月份。后来是毛泽东同志1938年在延安庆祝建党时说了一句具有权威性话:“就用7月的头一天作为纪念日”,从此延用至今,其实这是一个象征性的日子。

  当时出席会议的除国内13位代表外,还有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在代表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才19岁,30岁以下的有10位,占三分之二,而且大多留学日本或在北大学习工作过,青一色的知识分子。

  会议由李达、李汉俊筹备,张国焘主持,毛泽东和周佛海担任记录。主要议程是,各地代表报告工作,讨论党纲和实际工作,选举领导人。会议地点选在李汉俊家租用的房子,号称李公馆,也就是上海望志路106号、108号(当时称老渔阳2号)。会议在秘密情况下召开,尽管做了大量保密工作,到30日还是被法租界的密探发现了,于是在马林的建议下,会议改变地点,于31日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建议和引领下,改到嘉兴南湖一条画舫游船上召开,因马林、尼克尔斯基是外国人,太显眼,没有跟随参加。

  这一天在会上通过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笫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笫一次代表大会的宣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至止,中共一大圆满结束,从此拉开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光明的序幕。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为实现武装夺取政权,于192781日由周恩来、朱德等组织了南昌起义,同年99日由毛泽东等组织了秋收起义。因起义失利,毛泽东于10月带领起义部队转战到罗霄山脉的井冈山,19284月朱德带领南昌起义部队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建立了我党我军第一支工农武装一一中国红军第四军,开创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我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打破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四次“围剿”,建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火种,为在全国各地建立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示范,从而实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我军创建了“支部建在连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一系列建军思想,成为以后军队建设的重要法宝。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我军创造了“敌进我退,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等一系列运动战战术,为取得当时乃至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军事战略基础。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一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泽东同志当选为主席,开创了我国政权史上的新纪元。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制定了第一部土地法一一《井冈山土地法》,为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提供了示范。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创造了统一战线理论,为后来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统一战线提供了经验。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汇集和培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是开国元勋。在当年参加井冈山斗争的人员中,后来成为元帅的有5位、成为大将的有3位,成为上将的有15位,成为中将的有21位,成为少将的有11位,还有一大批成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根据地人民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仅为革命捐躯者就有20多万,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为10.8万,兴国、瑞金、于都、宁都等县烈士都在1.6万人以上。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创造了井冈山精神,这就是忠于主义,理想信念坚如磐石的精神;执着革命,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献身事业,吃苦耐劳不懈奋斗的精神;牢记根本,依靠群众争取胜利的精神,成为全党全军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开始探索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许多理论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军队

 

  19339月,蒋介石接受第四次“围剿”红军失败的教训,集中100万大军,200多架飞机,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面对敌人的“围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脱离革命根据地实际,排挤和否定毛泽东同志对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采取进攻中的冒险主义,使红军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之后,又采取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命令红军以保垒战、阵地战和“短促出击与优势之敌拼消耗,最终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和军队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被迫实行了战略转移,于19341010日开始踏上了长征之路,由于开始实行逃跑主义的路线,使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4万人,损失惨重。

  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许多人强烈要求召开会议清算王明路线的错误,于是党中央在长征途中,于1935115日至17日召开了 遵义会议,经历了三天时间。会议地点设在遵义市“柏公馆

  参加会议的人员共20人,他们是: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博古)、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扬尚昆、李卓然、李富春、刘伯承、李德(共产国际代表)、伍修权(李德翻译)、邓小平。

  会议由当时中共中央负总责的博古主持。他先作了“正报告,李德和周恩来分别作了“副报告,张闻天作了“反报告,对博古和李德的先是冒险主义、继而是保守主义、然后是逃跑主义的错误路线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随之毛泽东发射“重磅炮弹”,王稼祥、陈云、刘少奇等相继发言,力挺毛泽东,尤其是周恩来的支持,成为会议的“关键一票”。结果,会上20人,17位支持毛泽东。笫三天晚上便形成决议,毛泽东同志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到了遵义会议后的193525日,中央召开常委会,博古“交权,由张闻天接替,成为中共中央总负责。同时明确“毛泽东同志为周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从此有了军权。因为凡事张闻天都支持毛泽东,毛泽东己事实上成为中共最高领袖。

  2月6日至8日,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史称“扎西会议”,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从而正式结朿了王明、博古左倾机会主义的领导。3月4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前敌司令部”,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朱德任司令员,红军又成了“朱毛红军”。3月12日,新的军事“三人团”成立,即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毛泽东成为军事最高首长。

遵义会议的伟大功绩在于,在我们党和军队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博古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领导,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央红军长征始于19341010日,到19351019日结朿,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3410月至12月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受挫阶段;第二阶段,193412月至19351月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阶段;第三阶段,19351月至5月为中央红军转败为胜阶段;第四阶段,19355月至10月为中央红军长征胜利阶段。

  中央红军长征历时373天,行程25000华里,其中有267天用在白天行军,夜行军18天,41天用于作战,途中红军休息约47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且都是崎岖的山路。

  长征途中,红军爬越娄山、大凉山、夾金山、玉龙山、岷山、六盘山等18座山脉,其中有5座山终年积雪,最高的山海拔达5000多米。

  红军走过了茫茫千里草地,被深不可测的泥潭夺去了成千上万红军的生命,进草地时有1.6万人,走出草地时仅剩1.3万人。因缺乏粮食,野菜、草根、马鞍、皮帶成为维持最低限度生存要求的食物,经受了难以想象的千辛万苦。

  长征途中,红军强渡湘江、乌江、白龙江、大渡江、金沙江、赤水等22条河流,其中仅湘江一战红军牺牲4万多人,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整个湘江。红军长征,走经闽、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陜11个省。通过了苗、壮、瑶、藏、回、彝6个少数民族地区。

  在长征途中,天上每日有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有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红军先后进行了湘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等战役战斗380多次,突破国民党中央军和10个地方军阀共计十万多人的封锁包围。

  从江西瑞金出发时中央红军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剩下不足7000人,平均每行1公里,就有4名红军战士献出生命,大约每12人中只有1人到达陝北。

在长征途中,粉碎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实现了一、二、四方面军先后胜利会师。19351019日,党中央到达陕北吴起镇,22日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会议,宣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是人类创造的一大奇迹,是一曲胜利的凯歌,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历史丰碑,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毛泽东同志曾经十分感概地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圍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困苦,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是什么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是伟大的长征精神,这就是充满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的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长征精神,彪炳千秋,万古长存!

 

延安时期功绩卓著

 

19351019日党中央到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321日东渡黄河离开陕北,约125个月。其中,党中央、毛泽东在延安共居住了10年零65天。在这个时期,延安见证了我们党从小到大、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事业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历史。因此,延安时期在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党中央在这里先后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会议及9月会议、洛川会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六届七中全会和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决策。

党中央在这里领导全国军民坚持8年抗战,先是和平处理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件,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接着在敌后开展了抗日游击战,组织指挥了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与日军作战6.2万余次,消灭日伪军72.6万,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胜利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并为战胜其“重点进攻”作了充分准备。

党中央在这里组织和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的大生产运动,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泥湾开荒运动,使部队逐步实现了生活自给自足,从而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想把我军“困死”“饿死的图谋。

党中央在这里开展了以克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三股歪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实现了党的空前团结;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开创了以整风形式进行党的思想建设的科学方法。

党中央在这里领导全国军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反对派和美帝国主义进行了针缝相对的斗争。其间最著名的是毛泽东同志冒着生命危险从延安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发动内战的阴谋,取得了大多数民主党派人士的支持。

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同志,在这里接见了许多外国人士,其中最有名的有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女士、斯特朗女士和斯诺先生等,积极向国内外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非常值得提到的是,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的战略问题》《改造我们的学习》《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纪念白求恩》等112篇不朽著作,占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70%以上。

更可贵的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10年间,培育了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群众、艰苦奋斗为本质特征的延安精神,成为共产党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法宝。

 

“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中共中央从19484月由延安驻进河北省西柏坡,于19499月撤出进驻北平(北京的前称),西柏坡被称为中共中央“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虽然在这里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在这一时期创下的丰功伟绩,却惊天动地,彪秉史册。

  党中央在这里全面实施战略进攻,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辽沈、准海、平津三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辽沈战役从1948912日开始,到112日结朿,共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完成了歼敌于长江以北的光荣任务。平津战役从19481129日开始,到1949130结束,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人。同时,在这个期间还进行了21次规模不等的战役,横扫蒋军80万如卷席。至此,长江以北地区大部解放。

  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土地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把土地无偿平均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消灭封建剥削,解决千百年来穷苦农民热切期盼的土地问题。获得了土地的农民感谢毛主席、共产党,立即转化成了支前的热情,踊跃支援三大战役。据统计,共出民工886人,担架36.3万付,大小车141万辆,牲畜206.7万头,粮食85476万斤,有力地支援了前线。

  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一是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即由农村包围城市转变为由城市到农村并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方针。二是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明确人民民主专政为我国国体。三是确定了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形态,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民经济、半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四是作出了“一不给领导者祝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的规定;五是毛主席在会上作报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点,这就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党中央在这里做了大量为新中国建立的准备工作。一是成立了华北局,在组织上、政策上、干部上、机构上、具体办法上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准备。二是召开了华北财经会议,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财政方针,筹备和部署发行统一的货币工作,为新中国的财政经济工作打下了基础。三是组织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推进解放全中国。

  党中央在这里继承了中国革命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的血脉,形成了以“继往开来、壮志新天”为本质特征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革命精神宝库中闪烁着特有的不可磨灭的光辉。1949年9月,党中央进驻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194910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共有30万人参加,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壮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深刻的感悟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经举旗井冈,铁流长征、转折遵义、薪胆延安、决胜西柏坡、谋划共和国,共有28个年头。28年过后,党员从一大时期的50多名,到党的七大发展到120多万名,军队从井冈山时期的几千人,到建国前夕发展到300多万人。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夺天下,辟路向前,无私无畏,英勇奋战,前仆后继,写滿辉煌,可歌可泣。回顾党的历史,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建立,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们纪念建党100周年,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闭